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周期,钢贸企业的生存之战也随之打响。钢贸“老手”李忠双的生存秘籍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范本——唯有筑牢生存根基、以创新破局,才能在震荡中站稳脚跟。
稳住心态是前提。面对过去3年来无缝钢管价格持续下跌的严峻行情,钢贸商首先心态不能崩,要摒弃赚快钱的浮躁,以“活下去”为首要目标。李忠双20年的经历证明,市场周期有起有伏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!行业规模与国民经济的深度绑定,决定了钢贸行业的长期价值,因此钢贸企业不能灰心,保持定力、坚守基本盘,才能熬过“寒冬”、迎来“春天”。
开拓市场是关键。当房地产等传统下游行业需求疲软时,转向高增长领域是必然选择。以李忠双为例,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其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极。他将销售重心转向光伏支架用钢,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。这给钢贸企业带来了启示,要密切关注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趋势,挖掘新兴领域需求,重构客户结构。
升级服务是根本。摒弃“坐商”思维,转向“行商”模式,是李忠双适应市场变化的核心举措。其公司主动跟踪工程、送货上门,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,本质上是通过服务增值对冲价格下行的压力。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当下,从“一买一卖”的中间商转型为供应链服务商,通过增强客户黏性来抵御市场波动,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。
市场“寒冬”既是挑战,又是行业洗牌的契机。钢贸企业唯有以信心为锚、以创新为刃、以服务为盾,才能在周期更迭中积蓄力量、逆风翻盘。
|